提到新材料領域,我們首先想到的關鍵詞便是:“卡脖子”問題和進口替代。這兩個方面依舊是我國新材料發展的重要議題,發展至今,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發展機制等方面與國外仍存在較大差距。

 

2021 年 我國新材料總產值有望突破7萬億元。預計 2025 年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實現 10 萬億。產業結構呈以特種功能材料、現代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為主要分布,分別占比 32%、24%和 19%。

 

1、縱有狂風起,亦乘風破萬里

 

中國雖然是制造大國,但是產業利潤率僅10%。從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事物舉例:我們日常使用的洗發水里含有的一些添加劑,在生產制作時,一瓶洗發水僅需要添加一滴,但這一滴材料的利潤率卻在90%左右;高鐵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但是高鐵所使用的涂層、特殊鋼材、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材料和器件,利潤率都在50%至90%之間。

 

據業內統計,我國新材料的進口率高達86%,自給率僅14%。

 

提到新材料就是卡脖子,10萬億的大市場,三桶油帶頭能有起色嗎?

 

在這種壓力下,新材料產業國產化需求迫切,進口替代仍將是新材料未來發展的主要解決方向。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新材料作為高新技術的先導和基石,是“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更是國家科技水平前瞻性指標。

 

為此,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以及建設一系列創新平臺,如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等,為新材料產業的研發和創新提供支持。

 

在政策紅利和市場環境的推動下,大批具備技術優勢的新材料企業涌現出來,引進高層次人才,融合高校和科研專家力量,共同積極推動新材料產業的創新,新材料產業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

 

2、一場自我突破的實踐

 

企查查官網顯示,就在上個月,中國石化又成立了一個新的新材料公司,叫安慶百聚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這個公司注冊資本是7.52億,經營范圍包含石油制品制造,化工產品生產和再生能源銷售等。

 

其實,我們細查也不難發現,2022年10月,中國石化在天津也成立了一個新材料公司—天津天誠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32億,經營范圍包括食品添加劑和專用化學品制造。

 

短短幾個月時間,又有將近10億元用于成立新材料公司。中國石化作為石化行業的龍頭正在進行圍繞化工新材料的一系列動作。

 

其實,說起進軍新材料這件事,中國石化早就已經開始布局。2020年9月,中國石化與天津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603億建設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項目集群。

 

這個項目包括天津石化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試基地、光伏新能源等11個重點項目。

 

該項目旨在瞄準世界領先、填補國內空白、頂替進口的目標,將產業鏈延伸、建設超高分子量等12套高端新材料裝置。

 

項目的乙烯部分預計2023年建成,集群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本項目也是中國石化與天津市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的重要戰略工程。

 

提到新材料就是卡脖子,10萬億的大市場,三桶油帶頭能有起色嗎?

 

而在安慶,安慶石化也同樣在打造一個化工新材料基地。

 

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在于是一個煉油轉化工的項目,也是中國石化十條龍科技攻關項目。

 

通過科技創新,安慶將實現300萬噸/年高效催化裂解技術全球首次工業化應用,在原油加工量不增的情況下,降低成品油產量,最大限度增產輕質烯烴和芳香烴原料。

 

這個項目既能滿足中高端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及精細化工生產需求,又能助力安慶市打造出全國有影響的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無論是天津還是安慶,都在訴說著一個事情,中國石化的石化業務正在向高端化工轉變,并且這種轉變的速度正在加快。

 

中國石化這個煉油龍頭正在加速走向高端化路線,這不僅是中國石化一場自我突破也是整個化工行業向高端化進軍的縮影。

 

3、新材料之困

 

新材料是具有優異性能的材料,化工新材料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ば虏牧嫌职ê芏鄠€種類,比如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種纖維、特種橡膠等。

 

這些新材料在化學工業中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和發展潛力。

 

近幾年,我國化工新材料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預測化工新材料產值到2025年將接近1.5萬億元,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為什么說新材料應用前景很廣闊呢?因為一種新材料可以不止應用在一個方面,可以根據它的性能,將應用場景推廣到更多的領域。

 

就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為例,這種材料具有耐磨,耐低溫,自身潤滑,抗沖擊等性能,是制造防彈衣、防彈頭盔和防護裝甲的首選材料。

 

可是,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們會在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它,比如管材、閥門、體育用品等。

 

那這么優異的新材料,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呢?

 

還是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為例,要制造這種新材料首先要有高純度的乙烯、氫氣、催化劑,然后將這些物質不斷地加入到聚合反應器中,在80℃及0.98MPa條件下進行淤漿聚合。

 

聚合之后的產物還要經過復雜的工藝分離等等操作,最后經過干燥、混料、包裝,才能生產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像這樣的材料在五大類化工新材料中還有很多細分種類,每一個細分種類都可以說是一條很長的產業鏈,這些產業鏈中往往涉及很多的技術、工藝、材料和人才。

 

而這些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還有很多沒有被攻克。

 

比如,聚烯烴彈性體(POE)是一種具有良好彈性、熱塑性和透明性的化工新材料,可以作為輕量化抗沖擊材料、耐用電纜材料、光伏電池長壽命封裝材料等,尤其是用作光伏電池膠膜比EVA更具有優勢。

 

但是生產這種材料的催化劑卻牢牢地控制在國外化工巨頭的手中。

 

像這樣關鍵催化劑或者新材料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情況還有很多,像PVA膜、TAC膜、PET泡沫等。

 

4、煉油行業走出“油品陷阱” 進入“化工福利”新時代

 

從目前來看,中國部分代表性及有實力的民營煉化企業,已經在積極布局新材料、精細化學品及新能源領域需要且消費高速增長的化學品。

 

提到新材料就是卡脖子,10萬億的大市場,三桶油帶頭能有起色嗎?

 

1)恒力石化

 

恒力石化是中國首批投產的煉化一體化企業,也是目前中國煉地方企業的代表型企業。恒力石化始終堅持新能源行業發展,從最近幾年的投產項目來看,恒力石化在積極布局鋰電隔膜、樹脂材料、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等產業鏈。

 

恒力石化在建16億平方米濕法鋰電隔膜項目,持續推進24億平方米濕法和6億平方米干法鋰電隔膜項目;在高性能樹脂材料方面,公司布局了30萬噸ABS產能,7.5萬噸GPPS和7.5萬噸HIPS產能;在可降解塑料方面,公司現有3.3萬噸PBAT產能,另外還布局了45萬噸PBS產能和8萬噸改性PBAT產能;在工程塑料方面,公司現有24萬噸PBT產能,另外還布局了26萬噸聚碳酸酯產能、40萬噸尼龍66和8萬噸聚甲醛產能。

 

2)盛虹煉化

 

盛虹煉化1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22年12月28日全面投產,這標志著國內單流程規模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全面投產,對于中國煉化工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調查,盛虹積極在發力光伏材料、聚醚材料、可降解塑料、鋰電材料等領域發力。

 

在光伏材料中,盛虹煉化現有30萬噸光伏級EVA產能,未來將建設75萬噸EVA產能,公司800噸POE中試裝置已經成功投產,未來還將建設50萬噸POE和20萬噸α-烯烴產能規模,其中包括一期30萬噸規模,配套建設20萬噸α-烯烴,二期20萬噸規模;在鋰電材料方面,公司在建2萬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主要應用在鋰電隔膜領域,屬于新能源領域的代表產品;在可降解塑料方面,公司規劃建設18萬噸PBAT產能,下游可以應用在一次性保鮮膜、地膜、垃圾袋等領域,應用十分廣泛。

 

據了解,盛虹在聚醚方面,公司煉化下游在建11.25萬噸聚醚多元醇產能,可以延伸至聚氨酯等領域。另外,還配套50.8萬噸/年的乙苯、45萬噸/年的苯乙烯、20萬噸/年的環氧丙烷,以及0.44萬噸/年的丙二醇。

 

3)榮盛石化

 

榮盛石化是中國地方煉化一體化企業發展的翹楚,是中國從產業鏈終端市場向上發展的代表。榮盛石化目前正在積極向光伏材料、工程塑料、樹脂材料等多產業鏈布局,未來或將成為中國光伏材料供應的龍頭企業。

 

根據榮盛石化公示,榮盛石化司現有30萬噸光伏EVA產能,未來還將建設70萬噸EVA產能裝置,總計EVA規模將會達到100萬噸/年,將成為中國EVA行業龍頭企業。在POE領域,公司規劃了40萬噸POE和35萬噸α-烯烴產能裝置配套,未來在POE領域持續發力,與EVA同時向光伏行業提供相關材料。

 

在聚醚方面,公司在乙烯下游規劃了38萬噸聚醚多元醇產能裝置,下游應用在聚氨酯領域中。在樹脂材料方面,公司多項目規劃建設合計160萬噸ABS高性能樹脂新材料,成功晉級ABS行業龍頭企業。在可降解塑料方面,公司規劃建設20萬噸PBS產能,下游被應用在一次性餐具、包裝材料等領域。在工程塑料方面,公司現有52萬噸聚碳酸酯產能,未來還將建設50萬噸尼龍66鹽產能裝置、18萬噸PMMA產能裝置,并且依舊達到光學級別PMMA項目,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這3家煉化一體化企業,雖然在部分產品存在布局同質化情況,但是仍有一定的差異化地方。三家企業都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如EVA、POE、可降解塑料等產品,但是在部分產品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恒力石化布局鋰電池隔膜材料領域,而盛虹煉化和榮盛石化布局光伏封膠膜領域,下游主要應用在光伏行業。

 

另外,這三家企業都布局了工程塑料領域的相關產品,如恒力石化和榮盛石化都布局了PC和尼龍,但是恒力石化還布局的PBT工程塑料、聚甲醛管材及板材,榮盛石化布局了光學級PMMA材料,以及恒力石化布局的是ABS產品。所以,這幾家企業在產品應用大類存在一致性,但是產品細分種類存在不同。

 

中國煉油企業的化工產業鏈轉型,可以充分借鑒這三家企業的轉型方向和產品選擇。借助新能源行業發展“東風”,中國煉油行業未來必然逐步走出“油品陷阱”,進入“化工福利”的新時代。

 

5、鏈接:恒力、榮盛、桐昆、盛虹進軍化工新材料領域

 

2021年9月14日,恒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在蘇州市吳江區開工。項目總投資200億元,主要建設年產100萬噸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工程塑料項目以及研發、倉儲、營銷中心,全面運營后可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2021年12月21日,浙江榮盛控股集團與舟山市政府簽約金塘新材料園區項目。根據合作協議,該項目投資總額約500億元,將利用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年產4000萬噸的煉化能力,主要投資建設7條化工產業鏈項目以及配套工程,預計總產品量達到450萬噸。

 

2021年12月28日,由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爬资突び邢薰竟餐鲑Y成立的福建恒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舉行成立揭牌儀式。該公司計劃在古雷投資年產240萬噸新型智能化功能性纖維及20萬噸滌綸低彈絲差別化纖維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

 

2022年1月26日,恒力石化公告稱其下屬公司恒力石化(大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約240億元建設年產160萬噸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年產260萬噸高性能聚酯工程,向精細化工新材料下游再擴張。

 

近期,東方盛虹對斯爾邦100%股權的收購也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這一收購標志著東方盛虹正式進軍化工新材料領域。斯爾邦是國內最大的光伏級EVA樹脂生產企業。作為承載盛虹集團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平臺,斯爾邦正在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布局。此筆交易完成后,東方盛虹正式進軍化工新材料領域,形成“煉化+聚酯+新材料”的產業矩陣。

 

目前來看,我國的高端化工新材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路雖然遙遠,不行不至?,F在,國內企業越來越重視石化的高端化,也有越來越多的煉油產能向高端化工轉型升級。

 

隨著石化企業的高端化轉型升級,將會有更多的高端化新材料實現國產、量產,國內高端化新材料產業也在逐漸地打開局面。

 

文章來源: 馬哥能源頻道,中創集團ZDVC,中國化工信息周刊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